新加坡凭借其优越的商业环境、丰富的职业机遇以及高品质生活,吸引着全球专业人才。而新加坡EP作为外籍人士在新工作的重要途径,申请规则备受关注。其中,COMPASS评分需达40分及月薪5600新元(金融行业6200新元)的要求,是申请的关键门槛。
COMPASS评分体系详解
自2023年9月1日起,所有EP续签申请人都需在COMPASS框架下进行评估,并达到至少40分。该框架从四个主要维度评估:
薪水
根据申请者的月薪进行评分。月薪越高,得分越高。这体现出新加坡对高收入人才的重视,高薪资往往意味着申请人具备更突出的专业能力或丰富的行业经验。
学历
学历层次是重要评分依据。本科及以上学历在申请中更具优势。拥有博士学位、硕士学位或双学士学位的申请人,相较于本科学士学位获得者,在学历板块能获得更高分数,反映出学历在新加坡人才评估体系中的重要性。
员工多样性
此维度主要评估雇主的外籍员工比例。雇主公司中外籍员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,呈现多元化分布,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与适应性,因此能为申请人加分。
新加坡公民占比
评估雇主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员工比例。雇主积极雇佣本地公民与永久居民,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,符合新加坡的人才发展战略,申请人也会因此在评分中受益。
月薪要求剖析
从2025年1月起,EP申请的最低薪资门槛上调至5600新元(金融行业为6200新元)。这一政策不仅适用于新申请者,自2026年起,现有EP更新者也需遵循。而且,申请者年龄越大,收入门槛越高。
申请要点提示
在申请新加坡EP时,除满足COMPASS评分与月薪要求外,还需注意:
工作经验与专业技能
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至关重要。无论是在自雇EP(申请人在新加坡设立公司,担任股东或高管为自己申请准证)还是雇佣EP(由新加坡本地雇主提供工作offer)申请中,丰富的工作经验与扎实的专业技能都能提升申请成功率。
申请流程
一般而言,雇佣EP申请时,申请人需提交个人简历、学历证明、工作经历等文件,由新加坡雇主通过人力部(MOM)在线系统提交申请,等待审批结果,获批后获得原则性批准信(IPA),在有效期内入境新加坡完成体检等手续。自雇EP申请流程则包括个人背景评估、注册新加坡公司、准备并提交学历认证、商业计划书等必要文件,再提交EP申请给人力部,后续还可能涉及本地人员招聘与前期公积金缴纳等事项。
新加坡EP申请虽有明确要求,但只要申请人提前做好规划,满足COMPASS评分40分及相应月薪等条件,充分准备申请材料,就有望成功获得这一宝贵的工作签证,开启在新加坡的精彩职业与生活篇章。